文学作品 《红与黑》:法国文学界说不尽的“红学”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7-21 14:01:25    

在华语文学中,有一门拥趸众多而又争论不休的学问,红学。

学者与读者们围绕《红楼梦》这部小说本身,以及它与作者曹雪芹之间的联系,探索争论不休,以至于专门发展出了一门红学。足可见这部小说的地位。

而在法国文学界,同样有一门“红学”,其围绕的是法国作家司汤达发表于1830年的小说《红与黑》。

与中国文学界的红学类似,由《红与黑》引发出来的法国文学界的红学同样是一门拥趸众多却又争论不休的学问。

《红与黑》给学者以及读者们留下了太多值得争论的话题。

对于小说主人公于连,有读者怜之爱之,称之为反封建英雄;也有人恨之恶之,使之为不道德的野心家;对于小说的主题,有人认为是爱情小说,也有人称其为政治小说;甚至就连小说的书名,红与黑到底指的是什么,也让读者们莫衷一是。

或许鲁迅先生谈论《红楼梦》的那一著名论断,也可以用在《红与黑》的身上: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

那到底《红与黑》究竟写了些什么?以至于让后世的读者争论了近两百年,依旧没能窥得真谛?

小说的故事其实并不复杂,围绕主人公于连展开。于连原本是一位木匠的小儿子,出身低微,不受父亲待见,幸得一位神甫的教导,学问颇佳。

小说开篇,于连被小城维璃叶的市长瑞那先生聘为家庭老师,教导他家的三个孩子。于连由此走上了一条飞黄腾达的出头之路。

与于连的野心相伴的是他的爱情,在市长家做家庭老师期间,于连与市长妻子瑞那夫人展开了一场不伦恋,事情败露,于连只得逃离远走。

随后又在另一名神甫的举荐下成为了拉穆尔侯爵的秘书,并与侯爵小姐玛娣儿特产生了一段恋爱……

小说围绕于连的野心与爱情展开,前者发生在法国波旁王朝复辟以后的政治历史背景之下,后者则彰显着不伦与堕落的道德意味。

两部分并行,也难怪有读者称其为政治小说,也有读者视之为爱情小说。

围绕《红与黑》的争论众多,首先就是小说的书名到底是什么意思。

司汤达在原文中并没有给出解释,但根据学者郭宏安的考究,司汤达在与一位友人的谈话中曾给出过答案。

他说,红意味着,若于连出生得早,他会是个士兵;然而他生不逢时,只好披上道袍,这就是黑。

这一解释需要联系彼时法国的历史背景来看,红指的是红色的军装,代表军队;黑指的是教士的道袍,代表教会。

这两种势力都曾出现在小说中,同时也都被主人公于连视为是他出头的路径。

但最终,于连的野心彻底落空了,他没能飞黄腾达,却殒命断头台。

如果我们看得足够仔细,会发现于连的悲情命运在小说前文中早有暗示。

于连将拿破仑视为偶像,但在他生活的时代,拿破仑早已失败,甚至业已送命,因此他将拿破仑视为偶像显得不合时宜,其命运如何也不难预测。

司汤达在小说上半部写了这样一个情节,于连私藏了一张拿破仑的头像,因为害怕被瑞那先生发现,而求情人瑞纳夫人帮她把头像藏起来。

瑞纳夫人见于连如此在意那头像,只以为一定是于连心上人的头像,她却想不到于连的“心上人”竟是拿破仑。

于连的悲情命运与彼时法国社会的政治环境息息相关,但《红与黑》并不单单是一部政治小说,爱情在小说中也占据了不小的分量。

只不过,司汤达所描写的爱情却充满了不道德的意味,于连与瑞那夫人的不伦恋以及后来与玛娣儿特的三角恋在当时显得惊世骇俗,即便在两百年后的今天也依旧让不少读者贬斥不休。

司汤达对此应该是有所预料的,并且他在小说中就给出了他的回答,他意味深长地写下了这样一段话:
小说好比一面镜子,鉴之照之,沿着大路,迤逦而去。有时映照现蔚蓝的天空,有时照出的却是路上的污泥。而背篓里背着这面镜子的人,你们直斥之为不道德!镜子照出污泥,你们却责怪镜子。

司汤达的诘问掷地有声,在他之后,另一位大作家王尔德说得更加直白,世人所谓的不道德之书,其实展现了世界本身就有的耻辱。

无论是司汤达或者王尔德,都从未想过借文学来传递任何不道德的内涵,他们写下丑恶,仅仅是因为他们看到了丑恶而已。

更何况,在不道德与丑恶之下,却往往隐含着人生的真谛。

司汤达将于连与瑞那夫人以及玛娣儿特小姐之间的三角恋写得跌宕起伏,直到最后才尘埃落定,于连真正爱着的只有瑞那夫人。

于连这一迟来的觉悟也让他明白了何谓真正的幸福,他在狱中感悟道,“从前,我们一起在苇儿溪树林散步时,我本可以感到非常幸福的,但是我那勃勃野心把我的魂引向了虚无缥缈之境……”

直到死亡来临之前,于连才醒悟到,原来他长久以来相信的,追求的,不过是如犬吠月,幻影一抹而已。

他为了自己的野心付出了一切,但实际上他并不明白他真正想要什么,更不明白幸福是什么。

在《红与黑》出版一百年后,另一位法国作家莫里亚克再次捡起了司汤达的这个主题,在其小说《蛇结》中写道,我一直都在误判自己渴望的目标。我们并不清楚自己究竟渴望什么,我们并非真正喜欢我们自以为喜欢的东西。”

直到这个时候,我们才明白,在《红与黑》不道德的三角恋之下,隐藏的却是司汤达对于幸福的探讨。

《红与黑》不单单是一部政治小说,也不单单是一本爱情小说,它同时也是一部关于幸福的小说,而最后这一层主题,或许才是《红与黑》能触动更多人的原因所在。

学者郭宏安敏锐地指出了这一点,《红与黑》的主题是,人怎么样才能够幸福

相关文章

要约邀请和要约的区别是什么

什么是社会抚养费?社会抚养费的征收标准是什么?

一审终审什么意思一审终审是否可以再审

个人独资和合伙企业不缴企业所得税,只交2%个税,这是为什么?

借高利贷违法吗?借高利贷者应承担什么责任?

盗窃罪的量刑标准及量刑标准数额

避免客户跳单,中介服务要“划算”

中秋国庆假期开始,加班费怎么算?工资高了,影响社保缴费吗?

注射死刑真的是无痛苦性死亡吗?不是你想的很舒服

上海高院关于适用《劳动合同法》若干问题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