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除法公式(二年级数学:第二、四单元 表内除法,提前掌握,事半功倍)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6 04:50:19    

二年级的孩子在上学期表内乘法学习的基础上这学期紧接着学习表内除法。这对学生来说由易到难,层层递进,如果跟着老师节奏,踏踏实实,应该说难度不大,但是一部分学生逆向思维不是很好,不能很好地掌握算理,学习起来还是很吃力的,

一、知识铺垫

(一)平均分

1、平均分的含义:把一些物品分成几份,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2、平均分的方法:

(1)把一些物品按指定的份数进行平均分时,可以一个一个的分,也可以几个几个的分,直到分完为止。

(2)把一些物品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分时可以想:这个数可以分成几个这样的一份。

(二)除法

1、除法算式的含义:只要是平均分的过程,就可以用除法算式表示。

2、除法算式的读法:通常按照从前往后顺序读,“÷”读作除以,“=”读作等于,其他读法不变。

3、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在除法算式中,除号前面的数叫被除数,除号后面的数叫除数,所得的数叫商。

(三)乘法与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如:

(四)求商方法

1、用平均分的方法求商。

2、用乘法算式求商。

3、用乘法口诀求商。

用乘法口诀求商时,想除数和几相乘的被除数。 一句口诀可以写四个算式。(乘数相同的除外)。

想“除数×( )=被除数”,再根据乘法口诀计算得商。

例:用“三八二十四”这句口诀

8×3=24

3×8=24

24÷3=8

24÷8=3

计算方法:12÷4=( )时,想:( )四十二,所以商是( ).

二、解决问题

1、解决有关平均分问题的方法:

总数÷每份数=份数

被除数=商×除数 

总数÷份数=每份数

除数=被除数÷商

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商=被除数÷除数

2、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1)要求求出总数,用乘法计算;

(2)要求求出份数或每份数,用除法计算。

(3)求一个数里有几个几,用除法计算。

3、“倍”的有关知识:

(1)2的4倍是8,表示4个2

(2)“倍”不可以做单位。

例:苹果有4个,梨有8 个梨是苹果的几倍?8÷4=2

4、连乘、乘加、乘减、乘除混合运算:

(1) 从左边开始算起 

2×8÷4=

2+8-4=

(2)先乘除,后加减

2+8÷4=

2+8×4=

5、年龄问题:

妈妈今年35岁,小明今年5岁。

(1) 妈妈今年的年龄是小明的几倍?

35÷5=7

答:妈妈今年的年龄是小明的7倍。

(2) 妈妈明年的年龄是小明的几倍?

35+1=36(岁)

5+1=6(岁)

36÷6=6

答:妈妈明年的年龄是小明的6倍。

6、剪绳子问题:

一条42厘米长的彩带,把它剪成 相同长度的小段,剪6次。

(1) 能剪成几段?

6+1=7(段)

答:能剪成7段。

(2) 每段长多少厘米?

42÷7=6(厘米)

答:每段长6厘米。

课后练习:

4、(1)8个果冻,每2个一份,能分成几份?求8里有几个2,用除法计算。

(2)24里面有( )个4,,20里面有( )个5。(用除法计算。)

附表内除法表:


相关文章

火车票退票扣多少钱(因特殊原因想退火车票,火车票的退票费怎么收取?)

二年级除法公式(二年级数学:第二、四单元 表内除法,提前掌握,事半功倍)

个人所得税法实施细则(个人所得税—税收规定(含税收优惠))

劳务派遣行政许可实施办法

圆柱的侧面积公式(六年级数学下册新课全套知识点)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交点坐标公式怎么设(初二数学,怎么求交点坐标?这题很多同学都说难,你能做对吗?)

婚外恋调查取证应注意哪些(关于“婚外情”的取证一些应注意的问题)

反间谍工作必须坚持下列什么原则(人民群众如何反间谍?)

元宵节放假几天(元宵节冷知识!古人元宵节不仅要偷菜,还放十天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