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王正月》解读原文及翻译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8-05 13:01:39    

《古文观止》#第四十六篇

今天这回书选自《公羊传》,《公羊传》的头一篇文章,解释的也是《春秋》的头一句话。头一句话其实不是春王正月,而是元年春王正月。所以严格来讲,今天的这篇文章,完整的题目应该叫“元年春王正月”。那可能是为了简单,所以就写了“春王正月”这四个字。

元年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国君登基的头一年。元,就是指头一个,第一个的意思。其实今天咱们也这么用,比方说什么公元元年,这就是公元第一年。像什么元月,指的就是每年的第一个月。

元这个字,其实是取自《易经》,“元亨利贞”。在“元亨利贞”当中,这个元就是开始的意思。

爱听相声的人知道,在天津有一位相声名家马志明先生,马三立先生的公子,他有一段创编相声叫《纠纷》。《纠纷》当中有两个主人公,一个叫王德成,一个叫丁文元。王德成是一个虚构的人物,但丁文元这人还真的是存在的。只不过《纠纷》这个事跟丁文元是没有关系的。

丁文元本人也是说相声的,丁文元的师父叫杨绍奎。杨绍奎先生的前四个徒弟,最后一个字连起来是元亨利贞,丁文元这是大徒弟。元,大师兄,头一个,代表这个意思。他的第五到第八个徒弟,最后一个字连起来是学习进步。相声演员刘文步先生,是杨绍奎先生的第八个徒弟。

元年春王正月,元年指的是国君继位的第一年。

春呢?是每年的第一个季度。这个不用解释了,春夏秋冬。

王是什么意思呢?王指的是一个特定的人,这个人就是周文王。

为什么先说周文王,后说正月呢?是因为这个正月指的是周王朝的正月。

为什么叫周王朝的正月呢?周王朝的正月跟其它王朝的正月不一样吗?还真不一样,因为在那个时候改朝换代,要重新改正朔。

什么是正朔呢?正,正月,头一个月。朔,指的是每月的第一天。正朔就是每年的第一天。这个新的王朝建立了,要重新确定这一年开头的第一天是哪一天。

周朝历法当中的正月,跟之前的夏、商这是不一样的。其实周朝历法当中的正月,是夏朝历法当中的第十一月。

我们都知道,《春秋》是一本编年体的史书。什么叫编年体的史书呢?就是记载历史的方式,是某年某月发生了什么事。这里边用的这个时间,记时的方法,用的是周朝的历法。

为什么用周朝的历法呢?因为周朝是一个大一统的王朝。

咱之前也讲过,周朝统治的区域分为五服。从最里边周王室直接管辖的地区,一直到蛮荒之地,都是尊奉周朝。《春秋》是鲁国的史书,鲁国是周朝的诸侯国,所以这里他尊奉的也是周朝的律法,所以这里边提到的王正月指的是周王朝的正月。

《春秋》记载的历史是从鲁国的鲁隐公开始,到鲁哀公结束。今天这回书解释的是《春秋》当中的第一句话,“元年春王正月”,也就指的是鲁隐公的元年春王正月。

之前咱说过,《春秋》当中记载历史的格式,是某年某月发生了什么事,但是鲁隐公元年春王正月后边什么事儿都没记载,可能这一月没有什么重大的事件,紧接着就是三月发生了什么事。

但是各位您不纳闷吗?鲁隐公即位难道不是一件大事,写史书不能只写个时间,后面不写事呀!

按理说,元年春王正月后边应该写着即位,也就是说这一年,这个时间鲁隐公即位了。为什么没有写即位呢?《公羊传》的解释说,这是为了成全鲁隐公他的遗愿。

鲁隐公为什么不愿意即位这两个字出现呢?因为鲁隐公他当国君的目的是为了把国家治理好之后,还政给鲁桓公,鲁桓公就是《春秋》当中记载的鲁国的第二位国君。

您去看《春秋》原文,在鲁桓公的元年春王正月后面就有即位两个字,原文写,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这是鲁桓公那一段历史记录当中的头一句话。

可能又有人纳闷了,鲁隐公干嘛放着国君不当,非要还给鲁桓公呢?这鲁隐公干嘛还要把国家治理好之后再给鲁桓公呢?

这里边是有原因的,鲁隐公即位的时候,鲁桓公还很年幼,但是鲁桓公的地位是比鲁隐公要高的,按照道理来讲,应该就是鲁桓公即位,只不过鲁隐公和鲁桓公这两个人之间的这种身份尊卑的差异很小很小,小到什么程度呢?鲁国的老百姓根本就不知道他们俩人之间有尊卑的差异。

在这种情况下,鲁隐公他本身年龄又大,而且这个人又很贤,有才能,所以文武百官就拥立了鲁隐公。

鲁隐公这个时候按理说应该把这事儿推出去,因为不该你即位,但是他如果此时把国君的位子让出来,他不能保证鲁桓公就一定能被立为国君。

各位您想是不是这个道理?应该是鲁桓公即位,但是鲁桓公还很年幼,文武百官就拥立了年龄大一些而且很贤很有才能的鲁隐公。鲁隐公这个时候你要是不干,文武百官可以拥立用你,也可以拥立别的人,就不一定会把国君的位置给应该给的鲁桓公。

而且即便鲁桓公能够登上国君的位置,一个年幼的国君能不能管束得了这帮文武大臣?这帮文武大臣能不能真心实意地辅佐鲁桓公?这都是不一定的事儿。

因此鲁隐公接过国君的位子,就是为了保证将来国君这个位子能给到鲁桓公。

那该说了,鲁隐公跟鲁桓公相比,首先,鲁隐公年龄大一些,鲁桓公还年幼,而且鲁隐公还是个贤人,有才能,为什么就不适合把他立为国君呢?

那是因为过去国君往下传,它是有规矩的。有什么规矩呢?如果说国君的位子传给嫡子,什么叫嫡子呢?就是正室夫人生的孩子。之前咱说过,中国古代是一夫一妻多妾制,不是一夫多妻制,因为妻跟妾是有区别的,正房夫人妻只有一个,其余的是妾,地位不一样。妻,也就是正室夫人生的孩子叫嫡子。

国君如果把位子传给嫡子,那就是谁岁数大传给谁,这叫做立长不立贤,但如果说没有嫡子,把这个位子传给的是庶子,那也就是不是正室夫人生的孩子,这时候就是谁更尊贵,就把位子交给谁,而不是谁岁数大就交给谁,所以这叫做立贵不立长,这个就是所谓的嫡长子继承制。

在三国里边,荆州刘表两个儿子,长子刘琦,次子刘琮。刘表曾经问过刘备,说孩子应该立谁?刘表的意思是想立刘琮,但是刘备就说不应该废长立幼,刘备因为这句话还招来了杀身大祸。

后来次子刘琮继承了刘表的位置,结果果然荆州就丢了,刘琮投降了曹操,最后也被曹操杀掉了。

在古代因为没有遵循嫡长子继承的规矩,导致国家出乱子的事情其实挺多的。

可能有人纳闷,说接手一个国家不是应该谁有本事谁上吗?干嘛非嫡长子继承呢?如果说嫡长子是个窝囊废,也让他接手这个国家吗?没错,就是这样,因为对于一个政权来讲,它的稳定性是更重要的。嫡长子是有着明确的标准的,最终肯定能确立一个人。

如果说谁有能耐谁上,那都觉得自个有能耐,没办法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来衡量,这样国家就容易出乱子。所以嫡长子继承是有它的现实意义的。

那当然了,如果能用另外一种方法,来解决继承人的唯一性问题,那么废除嫡长子继承的规则也是可行的。

您比如说清朝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可以说清朝的继承制度,比嫡长子继承还要好,它好在哪呢?

清朝采用的是秘密立储制,清朝的皇帝想让哪个孩子继承自己的皇位,把遗诏写好了,放在乾清宫正大光明的匾额后头。

老皇帝驾崩了,大臣从匾额后边把遗诏拿出来,上边写谁,谁就当皇帝。

秘密立储制首先解决了继承人唯一性的问题;第二,老皇帝觉得谁有才能,谁就被写在这遗诏上边,也解决了谁有能耐谁上的问题。

但是有能耐不是说你一言我一语,根据不同的标准评判出不同的人来,而是老皇帝一个人说了算,这就解决了唯一性的问题。

在周朝的时候,肯定是嫡长子继承,无论是天子还是各诸侯国的国君,甚至每个家族,理论上来讲,都应该是嫡长子继承。

鲁隐公和鲁桓公这两位是以谁贵而立谁的,那就说明这两个人都不是嫡子,而都是庶出,在庶出的情况下,不是谁岁数大谁上,而是谁的身份尊贵谁上。

那两个庶子怎么比较谁的身份更尊贵呢?

看他们的母亲,母贵则子贵。鲁桓公他的母亲比鲁隐公的母亲地位要高。

那这二位的母亲都是什么人呢?这个又是一个狗血的故事。

鲁隐公的母亲叫声子,鲁隐公是鲁惠公和声子生的孩子,鲁隐公成年之后他爸爸鲁惠公给他娶了媳妇了,他的媳妇叫仲子,但是这个仲子长得太漂亮了,娶回来之后,鲁惠公一看,呦呵,这我可得得着,他把自己的儿媳妇给纳了。跟自个儿子抢媳妇。

更狗血的是什么呢?鲁惠公跟儿媳妇生了孩子,这个孩子就是鲁桓公,您看鲁隐公倒霉不倒霉,自个媳妇让自个老爹给弄走了,弄走了之后生下了个孩子,还比自己地位高。

因为自己的母亲声子和自己原来的媳妇仲子现在都是父亲鲁惠公的应。什么叫应呢?应就是陪嫁,相当于通房丫头这个地位。但是自已原来那媳妇仲子是父亲的右应,这个右应的地位仅次于嫡夫人,所以自已原来那媳妇,现在父亲的右应生的这个孩子,反而比自己地位高,这个就是子以母贵。

当然了,鲁桓公成了国君,也让自己的妈妈升了一格。鲁桓公的母亲仲子后来就成了鲁惠公的夫人,所以又是母以子贵。原文就说到这里。

可能有人关心,鲁隐公当了国君之后,能不能心甘情愿地把国君的位置再还给自个的弟弟鲁桓公。真是应了那句话,不怕没好事,是就怕没好人。怎么一回事?

在鲁隐公十一年,有个人叫龚子辉,他来求见鲁隐公,跟鲁隐公就说了,说:“您看,您当了这么长时间国君了,国家被您治理得是井井有条,文武大臣也乐意追随于您。现在鲁桓公已经成年了,留着他是个祸害,干脆我替您把他弄死就完了,这样您安安心心的当您的国君,让我当个太宰就行。”

鲁隐公听完之后是大吃一惊,说这可不行,我之所以暂时当国君就是为了等他成年的时候,我把位置还给他,现在我已经准备退休了,我已经开始给自已造房子了,就为了养老,我正准备把国君还给他,你这个想法万万使不得。

龚子辉一听,呦呵,你不听我劝这是没什么关系,这万一要是让鲁桓公知道了,那我不是死无葬身之地。他现在还是太子允,将来看这意思肯定你得把国君让给他,他当了国君他能轻饶的了我吗?干脆,我要到那边去撺掇撺掇他弄死你。

于是龚子辉就到了鲁桓公那边,污蔑鲁隐公要杀鲁桓公,鲁桓公还真就信以为真了,龚子辉请求鲁桓公让自己把鲁隐公干掉。鲁桓公同意了,龚子辉最后杀死了鲁隐公,鲁隐公好人没得好报。

今天来看,对于这种不忠不义之人,人人得而诛之,早在龚子辉向鲁隐公请示杀死鲁桓公的时候,鲁隐公就应该直接把龚子辉杀了就算了,这种人你留他干嘛?结果鲁隐公没有杀龚子辉,反而招来了杀身之祸。



相关文章

在银行做跨行转账汇款要多久?怎么做又快又省钱?

房子过户费用怎么算?房屋过户包括哪些费用?

侵犯商标权会受到哪些法律责任?

买房不“网签”你就亏大!什么网签,有什么区别

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是否需要交纳费用?

A1、A2、B1、B2、C1,驾驶证年审“新规定”!交管部门:不懂吃亏

你一定要知道的国家新三包规定,跟每个人都相关!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是什么?哪些人可以参加?一起来看

打工人,失业证如何办理?

发明专利有效期限为多少年?发明专利申请流程步骤是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