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职后,旅游目的地首选了非洲。当初在埃及和摩洛哥之间纠结了几天,去埃及要跟团(怕S),不用动脑;摩洛哥可以随意点,但要做攻略。只带个人去,有安排好的行程,又能悠然自得——貌似是不存在的。
最后还是选择了自由。
看了几篇别人的文章,圈出几个要去的城市,然后买了机票,订了民宿,就去了......心情是期待的(毕竟第一次嘛),行动是懒惰的(实在不想做攻略),最后还找到港台刚好播过的摩洛哥旅游特辑,当做了功课。
机票来回4k多,国庆期间说实话不算贵了,而且还是传说中的阿联酋航空。餐食很不错,还有各种酒提供(回程时竟然喝多了,导致睡足全程…),也有wifi(虽然只能连十几分钟)。裹着袜子,穿着拖鞋,变换各种姿势在座位上睡着,8个小时后到了迪拜机场。

飞机上吃了两顿,阿联酋航空的餐食真不错

甜品好吃
晚上12点的机场人很多,大部分都是等转机的,熙熙攘攘,很热闹。以前听说迪拜机场的免税店很好逛,品种多,价格比国内便宜。可是……并不啊,起码那次去并不觉得,感觉比香港机场差,款式不多,价格也没什么优势。未发现什么眼前一亮的东西,印象最深的是尺寸都很巨大的巧克力。我们找了一圈据说的免费淋浴房,差点被忽悠去15美金洗10分钟的spa房……于是在厕所里简单洗漱了一下,就找个地方睡去,等待天亮以后的第二段飞行。
第一次在机场过夜,很没安全感。在调好的闹钟响之前就被不知名声音吵醒,当时还以为是机场的“温馨闹铃”(虽然觉得声音很恐怖)……往后的好多天都被这个声音支配,一天5次,最后才被告知那是伊斯兰的礼拜提醒……每当喇叭响起,信徒们就朝着圣城方向做礼拜去。

供人休息的躺椅还是很人性化的
8个小时后,到卡萨布兰卡已是中午1点,下了飞机后就立刻买了去马拉喀什的火车票。目的地还没到,已发现我的行李箱在历经十几个小时(摧残)后被摔断了两个轮子,内心真是一万只草泥马飞过,去到第一件事居然是买行李箱......(后来听说是可以向航空公司索赔的...囧)
窗外有点像咱们尚未开发的大西北,而且越来越有夏季炎热的感觉。对面坐着一位当地妇女,一直安静地看书,四目相对时会向你微笑。4个小时的车程有一搭没一搭地说了几句话,她说自己英语不太好(我们也不好...囧),于是第一次有了鸡同鸭讲的感觉。

比较老式的火车

薄薄的火车票

窗外的荒凉

窗外的伊斯兰建筑
马拉喀什的天气挺好,云多,天蓝。火车站门口上的几何图案颇有阿拉伯特色,对比国内大同小异的火车站来说,甚至还觉得有些惊艳。出站后打电话给民宿老板,来来回回打了N次确定双方位置,到最后感觉老板语气都不耐烦了,却又不失礼貌地回应着。法语应该算他们的第二语言,面对双方都一样蹩脚的英语,第二次有鸡同鸭讲的感觉。
广场外的建筑都黄黄红红,很多拉客的出租车或私家车司机。蓬头垢面且风尘仆仆的仨人,有点凌乱地站在车站前面的广场上等着老板的到来(担心他不来接)。

火车站出站口

马拉喀什火车站

广场之外
民宿在一个巷子里的深处。进门不久老板就热情递上这里有名的薄荷茶款待,又甜又清凉,一扫刚才被嫌弃语言不通的尴尬。摩洛哥的民宿业发展不错,性价比挺高,干净整洁且不失当地特色。当天住的这家就很喜欢。

白天俯视之

一楼角落

极其宽敞的浴室(并未拍全)

摩洛哥人都很高??站直照镜子,发现只能看见自己的眼睛……

正在倒薄荷茶的老板
老板可能见我们饥肠辘辘,大晚上附近也没什么吃的,主动提出给我们做晚饭,而且很实在地说,因为我们没说要来吃饭,厨房也没剩啥菜。然后就在计算器上按了个价格,加在账单里面。
于是,晚饭是沙拉和本土美食——塔吉锅。做饭之前,交流再次出现失误。老板友好询问我们想吃什么,或者有没有特别的忌讳,本来向他表示想吃热的东西,随口就说了个“hot food”,然后他可能理解为我们想吃辣的东西,就在塔吉锅里放了两根粗壮的红辣椒……

饭厅

沙拉(好细心,黄瓜还削了皮)

塔吉锅A,各种蔬菜乱炖

塔吉锅B,记忆里好像是鸡胸肉
对于挑剔的广东人来说,味道一般。而其实老板做的还算好(也有可能是我们太饿),因为塔吉锅将会是未来几天的噩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