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今天,企业提心吊胆害怕被点名曝光,消费者则摩拳擦掌准备打假拉黑。
保险少赔、拒赔、拖赔......保险领域的纠纷同样不少。据银保监会统计,2020年第三季度,保险消费投诉36754件,环比增长8.96%。
面对如此高发的保险纠纷,掌握行之有效的维权方法十分必要!

为惠及更多用户,慧培哥今天打算写一篇保险理赔维权指南,希望可以给有理赔维权需求的朋友提供一些参考。
保险理赔维权的方式的方式有如下几种:
01 协商
遇到理赔纠纷,先别慌,可以先和保险公司沟通协商。主要是了解到保险公司拒赔的原因,分清双方的责任。如果是保险公司的责任,你有足够的证据,保险公司一定会承担责任的。
02 向保监会投诉
协商不成的情况下,可通过向保监会投诉处理。保监会的投诉实行“属地化管理”,就是说哪个地区发生的纠纷,就在哪个地区的银行保险机构进行投诉和管理。
具体的投诉方式有:
①写信进行投诉:保险消费者可以采取邮寄投诉材料的方式提出投诉,将投诉材料邮寄至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指定的通讯地址。各级保险监管机构的通讯地址可在官方网站查询。
②上访投诉:保险消费者可以采取面谈的方式提出投诉,应在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指定的接待场所提出。同时,各保监局每月开展保险监管机构领导与消费者“面对面”的局长接待日活动,具体情况可在各派出机构官方网站查询预约。
③电话投诉:保险消费者可以拨打保监会专门开通的“12378”保险消费维权投诉热线提出投诉,直接拨打即可,无需加拨区号。
④在官方网站投诉:保险消费者可以在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网站的信访投诉栏目提出投诉。

(图片来源:pixabay)
保险消费者在提出投诉时,应该按照相关规定提供材料,否则会因信息不全被相关部门拒绝受理。
投诉时应准备哪些材料?
消费者进行投诉时,需提供以下材料:
①投诉人基本情况,包括:自然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姓名、身份信息、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身份信息、联系方式等投诉人的基本情况。
②被投诉人的基本情况,包括:被投诉的银行保险机构的名称;被投诉的银行业保险业从业人员的相关情况以及其所属机构的名称;
③投诉请求、主要事实和相关依据;投诉人提交书面材料的,应当由投诉人签字或者盖章。
保监会接到消费者投诉,根据消费者投诉的内容确认是否是合理有效诉求,保监会将有效诉求转办给保险公司,会责成保险公司进行处理并反馈。
很多投诉案件最终责成保险公司重新处理,结果也并非全部满足客户的诉求,关键看纠纷的责任在谁,但保险公司会更加重视。
03 诉讼
针对保险责任分歧的“合同纠纷”,保监会并没有强制权利,保险消费者和保险公司之间无法达成一致的情况下,只能通过法律途径来进行“救济”。
我国现行保险合同纠纷诉讼案件与其他诉讼案一样,实行的是两审终审制,从以往的司法判例看,在《保险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的保护下,合理的司法诉讼请求都能得到法院的支持,需要提醒大家的就是,诉讼的时间会比较长,需准备的诉讼材料比较繁琐。因此,强烈建议大家寻找专业人士协助进行保险理赔诉讼。

(图片来源:pixabay)
关于诉讼,也需要提醒大家:如果要进行诉讼的话,一定要把握诉讼的时间。因为根据《保险法》:
①人寿保险以外的其他保险的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向保险人请求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诉讼时效为2年,自其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保险事故发生之日起计算。
②人寿保险的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向保险人请求给付保险金的诉讼时效为5年,自其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保险事故发生之日起计算。
04 仲裁
最后,还可通过双方认可的仲裁来处理保险纠纷。仲裁实行“一裁终局”的制度,如果消费者没有十足的把握,不要轻易通过仲裁这种途径解决,因为仲裁实行“一裁终局”的制度,对仲裁结果不服可诉讼,不可重复申请仲裁。
05 找第三方理赔平台协助维权
因保险理赔维权涉及到不少保险、法律、医学方面的知识,作为普通大众对这些领域并不了解,因此维权难度大、效率低。而一些保险理赔第三方平台则可以协助用户很好地解决理赔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