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斯瓦尔巴群岛位于挪威北部,北冰洋巴伦支海和格陵兰海之间,由西斯匹次卑尔根岛和巴伦支岛等多个岛屿构成
斯瓦尔巴群岛(又称西斯匹次卑尔根群岛)是北冰洋重要岛屿。该岛位于挪威北部,北冰洋巴伦支海和格陵兰海之间,由西斯匹次卑尔根岛和巴伦支岛等多个岛屿构成。群岛面积约6万平方千米,具有重要的科考、渔业、资源开发等价值。
斯瓦尔巴条约又称西斯匹次卑尔根群岛条约,是迄今北极唯一国际性政府间条约。条约于1920年2月9日在法国巴黎签订,当时名为西斯匹次卑尔根群岛行政状态条约。首批缔约国包括英国、美国、挪威、丹麦等18个国家。1925年中国(北洋政府)和前苏联等33个国家加入。目前斯瓦尔巴条约共有51个缔约国。
《南极条约》的签订,是受到了它的启发的。

斯瓦尔巴全球种子库
斯瓦尔巴群岛上还建有一个巨大的斯瓦尔巴全球种子库,号称“末日粮仓”。储藏着地球上450万种种子样本,以防环境变化或一旦发生毁灭性灾难导致这些作物物种灭绝,确保人类食物的来源和多样性。
条约内容
斯瓦尔巴条约分序言、正文和附件三部分。主要内容包括:
承认挪威王国对斯匹次卑尔根群岛和熊岛的充分和完全的主权;
该地区不得用于战争目的;
各缔约国国民有权自由进入该岛并在遵守当地法律的条件下平等从事海洋、矿业和商业等经营活动:挪威政府有权制定采矿条例,规定与采矿有关的税费和经营条件,经各缔约国审议后可正式实施。
条约宗旨是在群岛建立公平制度以保证对该地区的开发和和平利用。
此外条约附件对群岛上地权属的确定程序进行了规定。

《斯瓦尔巴条约》的原文件为中国人建立北极站提供了法律根据
无心插柳:中国与斯瓦尔巴条约
北洋政府段祺瑞于1925年派员远赴巴黎签署斯瓦尔巴条约,中国成为第46个签约国。据北洋政府官方资料上记载:“我国经法国之邀请并承认荒岛主权本系国际间一种事实。如我国加入该约则侨民前往该岛经营各种事业即取得条约保障而享有均等权利。”签订斯瓦尔巴条约是北洋政府重要的政治遗产。
新中国成立后自动获得斯瓦尔巴条约缔约国地位。

中国北极黄河站

中国北极黄河站鸟瞰图
2005年中国北极黄河站在挪威斯瓦尔巴群岛的新奥尔松建成,成为中国北极科学考察首个基
地。中国成为第8个在挪威建立北极科考站的国家。
此后中国建立北极卫星常年观测站,与我国的南极长城站

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北极站建成:提高数据获取能力
和中山站卫星观测跟踪站连成一线,成为我国卫星观测定轨和导航定位系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北极卫星常年观测站有利于我国自行发射的低轨卫星的精密定轨定位精度,同时使我国摆脱他国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制约,意义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