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利时地处欧洲西北部沿海地区,国土面积约3万平方公里。和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富裕安定的欧洲小国不同,比利时虽然经济发达但其国内却存在着非常严重的分裂危机,而这还要从比利时错综复杂的历史说起。

大约在公元5世纪西罗马帝国解体,日耳曼人在帝国的废墟上建立了一系列新的国家,这其中影响最大的当属——法兰克王国。后来法兰克王国一分为三,就是今天法国、德国、意大利的雏形,而今天比利时所在的地区先是划给中法兰克王国,后被东法兰克(就是后来神圣罗马帝国,德国前身)和西法兰克(法国前身)瓜分,而这也是今天比利时国内法语区(瓦隆大区)和荷兰语区(弗拉芒大区)的由来。

在此后很长的一段历史中,比利时和荷兰同属一个有机的整体-——尼德兰。大约从15世纪开始尼德兰就长期处于哈布斯堡家族的统治之下。
1568年,为了反抗西班牙人的统治,尼德兰爆发独立战争,到1648尼德兰北部10省建立荷兰共和国独立,而尼德兰南部(即后来的比利时)则选择留在西班牙哈布斯统治之下,而后在1713年比利时转归奥地利哈布斯堡统治。到了1794年,奥地利被法国击败,比利时割让给法国,然后是1815年维也纳会议上,比利时又被划给了荷兰,终于到1830年比利时脱离荷兰,建立比利时君主国,宣告独立。在之后的两次世界大战期间,比利时虽然宣告永久中立,但因其优越的地理位置,都被德国占领。
二战后,比利时作为欧盟的创始会员国加入欧盟,并且取得的非常不错的发展,然而经济上的繁荣并没能弥合比利时国内的分歧。反而随着外部战争压力的消失,其内部固有的民族、语言、文化等分歧被无限放大。

特别是从1970年代开始,随着经济危机和民族矛盾激化,比利时政局长期动荡,其国内分裂主义不断发酵,南部瓦隆大区主张脱离比利时加入法国,北部弗拉芒大区主张脱离比利时加入荷兰。不过好在虽然彼此分歧严重,但大体保持友好,并没引发社会混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