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的历史与中国,特别是与海外华人的历史密切相关。在长达300多年的西班牙统治下,华人曾多次在菲律宾爆发大小不一的起义,为争取独立而献出了十万余人的生命。其中,1773年,贺洛岛的一次反西班牙起义,4,000名遥远的华人远征军与西班牙人交战,展现了坚决反抗的决心。

在菲律宾追求独立的过程中,华人与当地居民合作,组成反对西班牙殖民统治的革命力量。而在这个历史时期,中菲混血儿作为中华文化与当地社会融合的特殊产物,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成为了菲律宾中产阶级的重要组成部分。大约在19世纪,一个以中菲混血儿为主的中产阶级知识分子群体崭露头角,他们在菲律宾独立运动中发挥着领导作用。埃米利奥·阿奎纳多,菲律宾共和国的第一任总统,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代表之一。

在争取独立的起义中,华人和中菲混血儿几乎都属于受过良好教育的社会精英。他们不仅拥有财力,还在社会中担任领导职位,在推翻西班牙殖民统治的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在签署菲律宾独立文件的164人中,有27人是华人或中菲混血儿。这些华人还慷慨捐赠金钱,有两位华裔混血兄弟在被捕前捐赠了百万披索。1902年,一本介绍菲律宾独立的书籍明确指出,当时超过90%的菲律宾革命者都是具有华人血统的混血儿。

然而,尽管有这么多华人和中菲混血儿参与了菲律宾的独立运动,他们更倾向于将自己视为菲律宾人,而不是强调他们的华人血统。有些甚至不愿意承认自己的华人身份。何塞·黎刹,被视为菲律宾国父,他的高祖父来自福建晋江的柯仪南,人们称他为“柯南哥”。黎刹在1896年12月30日被西班牙殖民者枪杀前,坚称:“有人说我是一个混血儿,对于这一点我是不承认,也是不公正的。我是一个纯种的土著菲律宾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