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孩子出生那年,我每年都坚持给他缴费买医保。
今年居民医保的保费又涨了,当大家都在七嘴八舌争论要不要继续交的时候,我还是义无反顾的交了380块钱,确实比往年涨了不少。
孩子今年十岁,交了十年医保,花费了几千块钱,但是我一次都没用过他的医保,就连社区医院的医生看完报销零记录,都惊讶得目瞪口呆。
朋友安慰我说:“没有谁希望自己的孩子用上医保,你应该感到幸福!”看着朋友羡慕的眼神儿,我却在心里暗自骂自己:政策文盲。

说来幸运,这些年孩子没有因为生病住过院。
偶尔头脑发热闹肚子,也都是在家门口的药店买点药就解决了。
再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发现网上买药便宜,还送货上门,一下子感觉好像找到了省钱的门道,从那以后没再去过药店,需要了都是手机下单买药,非常方便。
可能正是因为互联网太方便了,从来没想过研究怎么用医保更省钱的问题。
最近,发热的孩子特别多。
学校家长群里经常看到请假的消息,而且每次老师都要求家长提供医院的诊断证明。
为了一纸证明,还要跑医院排队,做一堆有用没用的检查,花钱多不说,孩子也跟着受累,想想医院那个场景都觉得恐怖。

不过,这一次,我家孩子也没能幸免,上周天的下午开始发烧了。
开始是低烧,让他喝了柴桂退烧,又喝了双黄连口服液,退烧效果不是很好,而且到了晚上体温直接飙升到39.2℃,根据以往的经验,赶紧拿出美林用上,夜里定好闹钟,每隔四个小时就起来观察一下。
第二天早上起床,高烧不退,只好硬着头皮给老师发信息请假,原本想找个肚子不舒服的理由搪塞一下,想想还是说实话吧,不出所料,老师习惯性地回了一句:“好的,诊断证明拍了发给我。”
那就带孩子去医院检查吧,除了老师要的诊断证明,也确诊一下发烧是不是病毒感染。
本来打算带孩子去妇幼保健院,走到半路遇上堵车。老人提了一句:“不行就去社区医院吧,还便宜!”

过去,我从来没有去过社区医院。无论是对那里的设施条件,还是大夫的医术水平,都存在顾虑。
老人说话的时候,我们正好路过一家社区医院大门口。
本来就是想确诊一下病因,关键要拿个诊断证明,其实也没太大必要去专科的妇幼保健院。于是就拐弯去了社区医院,现场的情况基本上符合我的想象:
大夫不多,走廊里只有几个老年人和带着孩子的家长,不说门可罗雀,几乎不用排队。

医生详细问了情况之后,就在电脑里开了检查单,然后告知去收费处缴费。
这个大夫人特别好,连连交代了三遍:“刷医保,检查费最高可以报销150块钱。”
我看了看单子上的检查费:178块钱,想想大夫说可以报销150块钱,顿时欣喜若狂,只需要自己掏28块钱就能搞定,确实省了不少钱。
但是,当我走到缴费处时,收费人员让我出示孩子的医保卡,过去都只知道缴费,也没想过还要办卡。

因为从来没有住过院,也不知道还有医保卡这回事儿,总想着只要有孩子的身份证号码,就能报销了。
没办法,只好全额自费买单了。
交完费,收费人员还非常耐心地指导我,怎样用支付宝绑定孩子的医保号,下次再用到了,可以直接出示孩子的二维码缴费,确实非常太方便,因为绑定需要拍出生证明,等回家操作好了再找大夫开药。
第二天早上,又去了一趟医院,请大夫开了一些药,刷医保二维码缴费,特意看了一下单据,一共花费了105.77元,医保报销了68.75元,从我的余额里只扣了37.02元,简单计算了一下,报销比例竟然65%,比在外卖上买药便宜太多了。
回想起昨天多交的150块钱检查费,心疼不已!
不过也算交了学费了,我赶忙把这个经历做了一个总结,分享给了所有的亲戚朋友,希望让他们别再像我那样文盲,白白浪费了医保的报销机会。
当下大家挣钱都很难,人食五谷杂粮,难免生病,用好医保省钱,也不失为一种好办法。
最后还想说一点,与其把精力放在医保费涨价的争论上,不如好好研究研究医保政策,国家出台的每一项惠民政策,相信出发点一定是有利于老百姓的,只是很多时候政策宣贯不到位,信息不对称造成了一些误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