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监宦官从哪个朝代出现的 ?

272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5-18 15:47:55    

众所周知,太监(宦官)是中国古代常见而又非常特殊的政治势力,一直存在到中国的皇帝制度彻底结束。但鲜为人知的是,“太监”并不是宦官的正式名称。那么太监是从什么时候被广泛称为“太监”的呢?

根据现在已知的史料记载,宦官大约在夏商时期就已经出现,在春秋战国时基本成形。不过在唐朝以前,宦官与“太监”没有任何关系。汉朝宦官一般被称为“寺人”,宦官的最高官员在东汉时期是中常侍

隋朝和唐朝设立内侍省为最高宦官管理机构,内侍省的长官为内侍监,这是宦官第一次与“监”联系起来。不过只有极少数出于顶层的宦官才被称为“监(有时尊称为大监)”,绝大部分宦官还不是“监”。

宋朝在唐朝官制的基础上涉猎了大量冗余的重叠机构,宦官机构也不例外。于是宋朝宦官的“监”又从唐朝的几个变成十几个,“监”逐渐演变为中高级宦官的统称,少数权势大的高级宦官开始被称为“太监”。

元朝时正式将级别最高的宦官命名为“太监”,如仪文太监、典牧太监、典室太监、太府太监等等。明朝继承了元朝的制度,内廷二十四衙门都专设一名掌印太监,其中最有权势的司礼太监更被称为“内相”。

明朝是宦官数量最多的朝代,几乎与社会的各个阶层都打过交道。面对这些权势熏天的皇帝家奴时,老百姓和中下层官僚士人出于畏惧都当面高抬宦官。既然“太监”是最高官职,便每个宦官都尊声“太监”。

于是“太监”逐渐成为整个宦官群体的统称,一直沿用到清朝。另外,清朝的宫廷事务从宦官转移到正常人掌权的内务府,没了权势的太监算是与宦官合二为一,此后“太监”彻底等同于宦官,直到清朝灭亡。

相关文章

不可抗拒原因中止审理是什么意思(劳荣枝、吴谢宇案都中止审理,到底什么才是不可抗拒原因?)

遗产继承纠纷最好的律师推荐(北京十大遗产继承纠纷最好的律师都是哪家)

谈一谈商业贿赂及其治理方案

出国办理红本黄本的步骤(英国留学行前准备:小红本、小黄本是什么?必须要办吗?)

办劳务公司资质什么条件(怎么办理劳务资质?)

代办注册商标费用多少钱(商标注册的办理费用是怎样的?)

杀一只白鹭判多久(会被判几年?)

注销公司需要多少钱费用(公司工商执照注销需要多少钱?和这两种情况有关)

房产抵押去哪里办理(办理房屋抵押贷款找什么公司比较靠谱)

资本运作是传销吗(浅谈“资本运作与传销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