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京杭大运河

463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6-15 20:56:54    

实际上在春秋时期京杭大运河就开始修建了,由隋炀帝杨广主持建造。京杭大运河是一条人工运河,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运河之一,也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的古代运河,现已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为中国的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

在元朝定京大都后,因当时的北方比较落后,粮食都难于自给,更别说供京城人吃了。这就迫使元政府从经济较为发达的江南地区向大都调运粮食。苏州、杭州一带的粮食运往大都,主要靠海路运输,还有一部分则要通过漕运。

元朝初期,南北之间没有直达的水道。隋代开凿了大运河,但那时是以洛阳为中心的,而且因后来战乱频繁,大运河多年未疏浚,已经有相当长的一段运河淤积住了,完全无法通航。元世祖至元十七年(公元1280年),元政府利用汶水、泗水等河流的水源,沿着山东五陵的西北边缘,开辟了一条从山东济宁到东平的人工河,叫济州河。济州河开凿之后,元代漕运从杭州沿隋代运河北上,可到达淮河南岸的淮安,再逆黄河到徐州(当时黄河是经淮河入海的),又从徐州北上到济宁,入济州河到东平,再改用陆路运输到临清,又进入御河(即旧运河)转用水路抵达通州,然后再经过陆路运往大都。这样在途中要经过两次水陆转运,既费时间,又费劳力。

为了改变粮食运输中的不利局面,从至元二十六年(公元1289年)年初开始,元政府征发了三万多民工开凿从东平到临清之间的运河。

这样便可以把南面的济州河与北面的御河连接起来,这条水道就叫会通河,会通河全长二百五十余里。会通河的开通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有了它,大运河从杭州便可以直达通州。

会通河的开通极大地便利了漕运,省下了不少水陆转运的费用,但从通州到大都这一段还得走陆路,漕运船只不能直达大都,还是有些麻烦。

至元二十八年(公元1291年),当时担任都水监的大科学家郭守敬向忽必烈建议开凿从通州到大都的运河。经过权衡利弊,忽必烈同意了郭守敬的建议,并任命郭守敬主持开河工程。

经过实地考察,郭守敬决定利用西山的泉水与白河的河水汇集于积水潭,然后再把汇积的水灌注到即将开挖的运河中,这样便成功地解决了运河的水源问题。

这一年秋天,二万多民工开始凿运河,经过一年苦干,到至元三十年秋天,这段运河终于凿完,可以通航了。

当时正值忽必烈从上都(今内蒙多伦西北)回到大都,看到运河通航,极为高兴,于是赐名为″通惠河"。

从此,从杭州到大都的大运河就全部凿通了,南北漕运也畅通无阻,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大运河就是在那时全面开通、定型的。

大运河的全程贯通具有极为重要的经济与战略意义。它成为关系元政府经济的大动脉,加强了大都与富庶的江南之间的联系。

大运河流经的地方,随着水运的发展,经济也繁荣起来,运河沿岸逐渐出现了许多商业繁荣的市镇。南北的大小商人活跃于运河沿线,即使像通′′州这样的北方小镇,也逐渐夹杂上了南方的民风。大运河成了它所流经地区的经济命脉。

大运河北起北京,南达杭州,流经北京、河北、天津、山东、江苏、浙江六个省市,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1794公里。从公元前486年始凿, 至公元1293年全线通航,前后共持续了1779年。在漫长的岁月里,主要经历三次较大的兴修过程。

京杭大运河是由人工河道和部分河流、湖泊共同组成的,全程可分为七段: (1) 通惠河; (2) 北运河; (3) 南运河; (4) 鲁运河; (5) 中运河; (6) 里运河; (7) 江南运河。京杭大运可作为南北的交通大动脉,历史上曾起过巨大作用。运河的通航,促进了沿岸城市的迅速发展。

清朝末年,自京汉、津浦等铁路修建以后,清朝政府不关心运河的命运,任其荒废。运河河道越来越窄,最窄处不足10米,运输能力大减,不少河段不能通航。山东境内的部分河段已淤成平地;即使水量较大,通航条件较好的江苏省内河段,也只能通行小木帆船。

新中国成立后,制定了改造大运河的计划,对运河很多区段进行了疏浚、扩展,沿河建设了不少航闸,两岸改建和新建了许多现代化码头。目前,大运河全程虽不能通航,但季节性通航里程已达1100公里,对分担津浦铁路的货流,特别是承担煤炭、建材、盐、日用工业品、粮、油和其他农副产品的中短途运输任务,对发展地区经济,加强南北交流,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今天,大运河将作为南水北调的主要路径,古老的大运河必将重新焕发出青春的活力。

相关文章

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有哪些?

新《发票管理办法实施细则》“新”在哪儿?

2024年小产权房子最新政策:小产权转正已开始正式落实?

个人住房产抵押贷款的条件和要求,你知道吗?

经济补偿金和失业金不是一回事吗?

工伤伤残等级鉴定标准及赔偿标准

计提福利费包括哪些?怎么做会计分录?

依法行政的六大原则

给员工开罚款单怎么写?

现行全国城市买房政策,您知道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