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顾东桥书原文及翻译 《传习录·答顾东桥书(10)》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8-06 10:01:12    

《传习录·答顾东桥书(10)》

来书云:“道之大端易于明白,所谓‘良知良能,愚夫愚妇可与及者①’。至于节目时变之详,毫厘千里之缪,必待学而后知。今语孝于温凊定省,孰不知之?至于舜之不告而娶②,武之不葬而兴师③,养志、养口④,小杖、大杖⑤,割股⑥、庐墓⑦等事,处常处变,过与不及之间,必须讨论是非,以为制事之本,然后心体无蔽,临事无失。”

【感悟自述】

1.舜之所以不告而娶,是因为他没有只关注孝的形——告,而更关注孝的本——有后。武之所以不葬而兴师,是因为他没有只关注小孝——优先葬,而是更关注大忠——救民。

2.世人都在关注道的相——没做到孝的形式表现,就被骂不孝;没做到臣的形式表现,就被骂不臣;没做到师的形式表现,就被骂不师。大家不应该只关注道的相,要追寻相的根本,关注真正的道,心才能不为相所困。

3.也有人会不告而娶,说他跟圣人舜学的;也有人会不葬而兴师,说他跟圣人武学的——总有人做出不法的事,说他学习了其他人的同样行为。面对这样的说辞,我们常常哑口无言,而今天大家应该明白,他们只是拿圣人做法的相来诡辩,以掩盖自己的真实、自私的目的。

4.然而,我们依据心中道之本行事时,难免偶尔会与传统大家理解的形式不同,这时就会有人跳出来说我们不孝、不臣、不师。这时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5.小杖大杖之变、养志养口之变,尺度如何把握?这看上去是没有标准的。


原文注释:

①《中庸》:“君子之道费而隐。夫妇之愚,可以与知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知焉。”费,广大;隐,精微。

②舜之不告而娶:语出《孟子·万章上》,原文“万章问曰:‘舜之不告而娶,何也?’孟子曰:‘告则不得娶,男女居室,人之大伦也;如告,则废人之大伦,对怼父母,是以不告也。”舜在没有告知父亲瞽叟的情况下娶了尧的第二个女儿为妻。孟子认为,舜的“不告而娶”是权变之下孝的体现。

③武之不葬而兴师:指周武王未葬其父周文王,就兴兵讨伐殷纣王。《史记·伯夷列传》卷六十一。

④养志、养口:语出《孟子·离娄上》,原文“曾子养曾皙,必有酒肉;将徹,必请所与,问有余,必曰,‘有’。曾皙死,曾元养曾子,必有酒肉;将徹,不请所与,问有余,曰,‘亡矣。’将以复进也。此所谓养口体者也。若曾子,则可谓养志也,事亲若曾子者,可也。”曾元,曾参之子,曾皙之孙。意思是曾子侍奉曾皙时,除了酒肉的奉养之外,同时很注重曾皙的精神感受。曾元侍奉曾子的时候,酒肉的奉养做得很好,但对曾子的精神感受比较忽略。在孟子认为,做孝子应当做到像曾子一样,尽孝不仅仅要关注物质供给,还要注重精神世界的感受。

⑤小仗、大仗:《孔子家语·六本》,原文“曾子耘瓜,误斩其根。曾皙怒,建大仗以击其背。曾子仆地。久之,退而就房援琴而歌。欲令曾皙闻之,知其体康也。孔子闻之而怒曰;‘舜之事瞽叟,小仗则待过,大仗则逃走,姑瞽叟不犯不父之罪,而舜不失烝烝之孝。今参事父委身以待暴怒,殪而不避,既身死而陷父于不义,不孝孰大焉?”意思是曾子在瓜地锄草时,锄掉了瓜苗。其父大怒,用大杖将其打昏在地。曾子醒来后,先向父亲请安,又回到屋里弹琴,告知父亲自己安然无恙。孔子知道后很生气,教育曾子应当像舜那样侍奉父亲,父亲用小杖打时则坦然承受,用大杖打时则逃跑,以免使自己受伤,使父亲背负不义之名。

⑥二十四孝中的割股疗亲典故,指孝子割舍自己腿上的肉来治疗父母的疾病。

⑦庐墓:古时,父母亡故之后,孝子应在墓旁搭建草棚,守孝三年,以表达对父母的追思怀念之情。


相关文章

安徽省公务员报名流程和步骤(2024年安徽省考试录用公务员报名流程)

交通事故报警电话是多少(发生车祸时要拨打3个电话,交警:一定不要因为错误顺序而吃大亏)

银行利率怎么算(2024银行利息一览表大额存单)

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完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全文(【普法宣传】《社会保险法》全文)

高铁票几点开始放票(12306购票攻略:掌握每日放票时间)

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全文(普法专期‖畜牧养殖环境保护)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5—2020强制性条文)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属于劳动法吗(单位扣发奖金是否违反劳动法?)

高速应急车道行驶扣几分(高速应急车道换备胎,被扣6分!车主怒了:爆胎了也要继续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