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中,清明最为独特,既是节日也是节气。随着时间的推移,欢乐的踏青与肃穆的祭祖两种完全不同画风的习俗融合在一起。至于为什么会选中清明这一节气,还要从被清明节收编的寒食节与上巳节说起。
最初,清明节只是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普通的时令顺序标志,远不如寒食节具有存在感。传说寒食节是春秋时期晋文公为纪念忠臣介子推而设立的节日。在外逃亡的晋国公子重耳一度生活不下去,最艰苦的时候是跟随他的介子推不惜割肉给他充饥。在重耳回到晋国夺权做了国君后,封赏所有跟随他的属下,介子推却拒绝了封赏,带母亲来到了绵山隐居。晋文公为逼出介子推,无计可施,最终放火烧山,结果介子推母子宁肯烧死也不出来。
临死前,介子推为重耳留下了劝他勤政,清明复清明的血书。晋文公重耳为此大受震撼,为了纪念介子推,将清明节的前一天定为寒食节,定立下了禁火与吃冷食的习俗,这就是寒食节的来源,也是清明节的由来。据《后汉书》记载,最初寒食节时间很长,最长的105天,最短的也要近一个月。可常吃生食不利于身体健康,人们慢慢的也就缩短了寒食节的时间。
至于清明扫墓祭祖的习俗,其实是随着东汉末年家族墓葬的出现,才开始盛行起来。南北朝时期社会大动荡,为提高自己家族的凝聚力,许多人家开始把清明节扫屋祭祖作为连接亲缘纽带的一种仪式。“墓祭”礼俗拥有久远的历史,祖先信仰与祭祀文化是清明祭祖礼俗形成的重要因素,清明“墓祭”更是传统春季节俗的综合与升华。
除了禁火、吃冷食与祭祖扫墓以外,魏晋时期还解锁了一项重要的清明习俗,那就是上巳节的踏青。农历三月初三上巳节,大家会用去河边洗澡的方式来亲近大自然,并祈福消灾。于是,极具创意的文人墨客会在这一天把酒杯放在溪水中,让美酒顺流而下,停在谁的面前,谁就一饮而尽,这就是典故曲水流觞的来源。一代书圣王羲之,就是在公元353年的上巳节这天,与友人相聚兰亭,挥墨写下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并流传至今。
到了唐朝,人们发现不管是祭祖还是踏青,反正都要去郊外进行,所以上巳节踏青的习俗就逐渐被融合在清明节当中。但此时寒食节与清明节,还是相对独立,并且唐朝还特意为这两个节日设定了三到五天的法定节假日。后来的宋朝将这个假期扩充到了七天,再到元朝,大家索性把先后只差一天的清明与寒食合二为一,统称之为清明节。
于是,这个融合了三种节日的清明节也就被赋予了三大意思,第一层意思象征着自然的纯净,因为踏青赏春的初心就是为了让人与自然更好地融合在一起。第二层意思代表着国人的气节,这一天是纪念故人的日子,同时也是修己正心的日子。第三层意思就是华夏的春祭大典,无论是祭炎黄二祖,还是祭自己的祖先或者祭革命先烈,其本意就是时刻提醒我们要记住自己的根是在哪里。
清明节的正确打开方式,简而言之就是三个字,天、人、祭。对于中国人来说,清明更是渴望达到的一种人生境界,《岁时百问》中写“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眼清明而心清明,这也是中国人从万物中所领悟到的真理:修性正己,常持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