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逃逸的认定是什么? 判断行为人是否构成交通肇事后逃逸,应当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认定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11 00:20:59    

一是,行为人是否明知自己造成了交通事故。

明知,是指行为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如果行为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自己造成了交通事故而装作不知道,逃离事故现场的,仍然认定为交通肇事后逃逸。判断行为人是否系明知,应当结合主客观相统一的原则,不仅要看行为人的供述,还要从交通肇事的时间、撞击的部位、车辆毁损程度、肇事时行为人的状态、肇事后行为人的反应等方面客观地评价,从而确定其是否具有逃逸情节。

二是,行为人是否具有逃避法律追究的主观目的。

逃避法律追究,既包括刑事法律追究,也包括民事及行政法律追究,具体而言,就是不履行相关法定义务,如救助伤者、保护现场、立即报案、听候处理等义务。

三是,发生交通事故后,还应看行为人客观上是否实施了逃离现场的行为。

交通事故后,是指行为人交通肇事后,在接受事故处理机关首次处理前这段时间。行为人实施逃离事故现场的行为,一经实施,便立即成立。若行为人在接受事故处理机关处理后逃逸的,因为行为人的逃跑不会加重被害人的危害后果,行为人的逃跑行为性质实为脱离处理机关控制的脱逃行为。


相关文章

杀猪盘诈骗最佳解决方法(深陷杀猪盘?别慌!自救指南让你摆脱韭菜命运!)

深圳公积金怎么全部取出(在深圳缺钱,自己的社保和公积金账户的钱能取出来吗?)

安徽省公务员报名流程和步骤(2024年安徽省考试录用公务员报名流程)

交通事故报警电话是多少(发生车祸时要拨打3个电话,交警:一定不要因为错误顺序而吃大亏)

银行利率怎么算(2024银行利息一览表大额存单)

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完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全文(【普法宣传】《社会保险法》全文)

高铁票几点开始放票(12306购票攻略:掌握每日放票时间)

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全文(普法专期‖畜牧养殖环境保护)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5—2020强制性条文)